防微信公众号被封,把文章陆续搬来,因此发表时间和写作时间差距很大。作者 黄铁鹰
澳洲有一个大岛,叫塔斯曼尼亚。这个岛差不多有二个台湾大,距离澳洲大陆只有240公里。让人类学家好奇的是,这个岛的土著人跟澳洲大陆的虽然是一个种族,但生活方式却比澳洲土著人落后很多世纪。注1 他们不会像澳洲土著人那样用骨头做针,因此不会用兽皮做衣服,他们只把一张完整的兽皮披在身上御寒。他们也不会做独木舟,因为没有澳洲土著人那样能砍树的石器工具。他们的船是用树皮做的;但树皮吸水,他们的船最多在水里能行驶几公里。有人认为,他们甚至不会生火,因为他们走到哪儿,都拿着火种。更让科学家们好奇的是,塔斯曼尼亚到处都是鱼,可是这些人居然不吃鱼!难道是他们尚未发明鱼叉,不能抓鱼?还是天生不吃鱼?为了获取食物,他们的女人要在身上涂上动物脂肪,潜到冰冷的海水下,去挖鲍鱼和抓龙虾。从获取蛋白的效率上看,捕鱼显然比抓贝类生物更经济?!塔斯曼尼亚的土著人给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留下一连串的谜。原来1万年以前,塔斯曼尼亚和澳洲大陆是连在一起的。后来冰河期结束,海平面升高100多米,塔斯曼尼亚跟澳洲大陆分离了。科学家们认为塔斯曼尼亚是人类历史上,封闭时间最长的社会。于是,人们发现这同一个种族的两个分支,尽管都还没发明金属工具,但一个能做100多种工具,一个只做20多种。澳洲大陆土著人的生活水平显然比塔斯曼尼亚的高很多,他们能用鱼叉抓鱼,用骨头针缝衣服,用石头工具做独木舟,用回旋镖打猎,他们能滑独木舟到很远的地方走亲访友......。科学家们认为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是,相对于塔斯马尼亚,澳洲大陆是个开放的社会。澳洲北部靠近印尼等太平岛国,这些地方的人很早就有捕鱼的技术,他们的独木舟曾来过澳洲大陆。因此,澳洲的土著人可能从他们那里学会了造独木舟和捕鱼。相反,塔斯曼尼亚的人是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社会,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慢慢进化,或者退化。后来的考古发现,塔斯曼尼亚人的祖先曾吃过鱼,也会用骨针。
这证明塔斯曼尼亚的人,通过这1万年的封闭,知识和智力退化了,从而导致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退化——文明退化了。我以前认为人类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,怎么也没想过还能下降!最近听哈佛大学人类生物进化系Joseph Henrich教授的讲座,我才明白有些人类不仅会退化,甚至还能消亡。
Joseph是个奇才,他在四个学科都获得了学位,本科学的是工程;当了工程师后,迷上了考古;攻下考古后,又获得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学位。他认为人这个在动物运动会上,不能获得任何金牌的物种,之所以能征服所有动物,不仅是因为人的大脑比动物聪明,更是因为人的模仿能力。不同人,不同种族和不同社会,一旦交流,人类的发明和进步就会被快速模仿。交流必然产生对比,对比自然分出高低;人往高处走,低的自然会模仿高的。Joseph认为,人类的模仿能力是其他动物不具备的。模仿让人类有了共用大脑(collective mind),于是,人类作为一个整体,竞争性大大提高。比如,人类发明火,要经过相当岁月的偶然和试错。可是当一个种族看到别人砖木取火时,他们会一下子跳过漫长的偶然和试错,很快模仿学会。这等于模仿者的大脑,跟会生火的大脑一下子通了电——用了别人的大脑。Joseph教授认为模仿是人类进步的头号功臣;模仿比聪明和努力更重要。的确,哪个得诺贝尔奖的人不是站在整个人类的巨人肩膀之上?1澳洲大陆的土著人因为同外界还保持一点社交,因此他们有模仿的对象,于是,他们的共用大脑比塔斯马尼亚的表亲们大;一万年后,两者之间的文明差距竟然有天壤之别。根据Joseph教授的观点,塔斯曼尼亚人除了封闭,他们人口过少也是原因之一。比如,一个做鱼叉的高手,把技术传给1个徒弟和传给10个徒弟的结果会完全不一样。有模仿经历的人都知道,再怎么精心模仿,仿制品和原版总会有差距。假设第一代徒弟比师傅差5%;他的徒弟比他又差5%;到了第10代徒弟,仿制品就只能达到师傅的59%。这样的鱼叉肯定不好用;叉了半天,抓不到鱼;算了,还不如挖贝壳裹腹。于是,塔斯曼尼亚逐渐没人做鱼叉了。相反,有10个徒弟模仿师傅,最好的学生可能跟师傅只差1%。他成为高手再带10个徒弟,这项技术失传的速度就会慢。如果模仿者人数多,就会有青出于蓝的现象;于是,鱼叉技术就进化了。Joseph教授做过一个试验,他让一批攀岩高手,分别对着录像机,讲解如何打一个复杂的绳结。第一组学生叫单人组,每人只看一个攀岩高手的录像,学习打这个结;然后,再把自己打结的过程录像。第二组学生叫五人族,每人看5个攀岩高手的录像;然后,也把自己打结的过程录像。然后,再找同样数量的大学生,也分成单人组和五人组。单人组的学生,看上个单人组其中一个学生的打结录像,学着打结,然后再把自己打结的过程录像。五人组的学生,看上个五人组中的5个学生的打结录像,学着打结,然后再把自己打结的过程录像。这两种模仿方式进行到第五代,五人组中打结水平最差的学生,比单人组中最好的都好。这说明一个种族要进步,不能只跟本族的老师学,还要找不同种族的老师;老师越多越好。朝鲜三八线把北韩封闭60多年。现在北韩人平均寿命70岁,南韩80岁 。注3少了社交的北韩,生孩子技术也比南韩差一大截,1000个出生婴儿,北韩死亡27个;南韩只死4个。注4我相信如果举办一场南北韩泡菜比赛,南韩也一定获胜。听了Joseph的课,我觉得共用大脑的观点对个人也适用。
注1 “ Ten Thousand Years of Solitude" Discovermagazine.com注2 “ The Secret of our success" Youtube.com
注3 “ life expectation of the world population" Worldmeters.infor
注4“ World infant mortality" embryology.med.unsw.edu.au
参与澳洲政治的文章
1)《为什么澳洲穷人更喜欢保护地球?》 2《为了后代,华人必须发声》3《有房子的华人要警惕工党!》
外孙女丫丫文章
1 《澳洲生孩子中西大战》 2《心理坚强的家长不做的13件事》3《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》 4《等一等》5《大家闺秀》 6《怎么夸孩子》7《别逗我》 8《丫丫笑)9《丫丫同理心》10《谁决定孩子的未来》11《丫丫打架了!》12《丫丫逆反了》13《华人家长应发声》14《我也是个种族主义者》12《你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》13《人与人为啥不同?》
我的新冠病毒文章
1)《华人家长应发声 》2 《猪流感》 3《在澳洲应不应该带口罩?》4《西班牙流感为什么死那么多人?》5《流感与新冠,谁更毒?》6《新加坡为什么胆大》》7 《为什么不敢吃海底捞》8《生命不止苟且》9《特朗普为什么胆大?》10《在西方生活,累脑筋》11《防新冠究竟要不要戴口罩?》12《纽约的新冠,还是新冠吗?》13《3月11日发生的事》14《群众看分子,领袖看分母。》15《孩子现在该不该回国?》16《我相信》17《上帝保佑美国》18《 以身试法》19《女儿该不该戴口罩》19《2023年》 20《澳洲新冠另一个视角》21《澳洲新冠另一个视角2》22《澳洲新冠病毒3)22《不知感恩的英国人民》23《谁应该承担新冠的成本?》23《华人为啥胆小》24《上帝喜欢穷人,还是富人?》25《该不该撤资》26《 美国的创新》